2009年12月13日 星期日

關於音量的一些心得整理~懶人包篇

這是一些自己這一陣子的心得,自己覺得很重要的一些關鍵,所以以下不會去解釋一些太基本的東西,也不會說到太理論的東西,純粹是實用上的心得,跟大家分享。

在看下去之前,如果有剛開始玩的朋友,幾個前提要請剛入門的朋友先緊緊抓住,絕對不要去背我後面會提到的數據,後面的測驗都很簡單,都可以自己動手驗證。
1.真正的音樂跟測試訊號絕對是兩回事。
2.測試訊號得到的數據跟音樂性的表現幾乎沒有絕對的關係。
3.每種測試或分析方法都有其限制跟盲點。

錄音應該錄多大聲?混音的時候音量應該多大聲?

首先需要知道的
1.音量是怎麼回事?
2.音量表的種類,如何看?
3.如何決定音量?

音量是怎麼回事?簡單講,音量就是試圖用數字來表現人耳所感受到的空氣振動強弱程度,或是試圖用數字來表達電路裡面的能量強弱差距。
為何說是"試圖表達",因為數學都有解析度(精確度)的限制,很多環節都在四捨五入,也就是說很多地方都存在著誤差。特別是面對著人耳這麼一個精細的感官,大多數時候,數字能說的真的太少。
舉一個簡單的例子,黑眼豆的 Boom Boom Pow 秒數 2:18 在 AKG 240 DF 聽起來 Vocal 比大鼓大聲,在 Beyerdynamic DT-770 Pro 聽起來大鼓比Vocal大聲,這就是音量這個數字沒有辦法告訴你的事。
但是,音量對機器卻有一些絕對的意義,就像我們的耳朵如果在超過100dB SPL的地方待一會兒會耳鳴,超過130dB SPL的聲音可以把我們炸成智障,是一樣的道理,
機器是零件做的,每個零件都有他適當的工作電壓或是電流或是What ever..., 而在我們使用的聲音處理機器上,音量就常常就代表者這些電壓/電流或是能量或是..., 機器上的音量表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告訴我們,機器是不是在它適當的範圍內工作,因為機器不像我們太大聲會摀耳朵。
好,因為是懶人包,所以不多說太艱深的理論,馬上進入懶人的總結,對音樂性的決定,例如混音哪個樂器應該大一點,絕對要多聽多比較,不可單看音量表;對於機器,絕對要要好好了解它的數據(音量)讀法,了解它的適當工作範圍,不然會挫屎,以下有實例,請慢慢看下去。

音量表的種類跟如何讀?
這其實是一個超大超可怕的問題,again,因為是懶人包,所以只說重點:
類比的機器上,有超過一半的機會看到的是VU表,記重點就好,VU或是其他類比的音量表通常反應比較遲鈍,所以通常無法顯示出瞬間很大的音量變化,例如說每次大鼓踩下去的瞬間,音量表可能看起來剛好打到最大,實際上出來的會是已經嚴重失真的聲音。
那麼數位的音量或是電腦裡的音量表呢?他們跟類比的音量表最大的不一樣(實用上的不一樣),第一它的最大就是零,絕對不可超過,超過就失真,有時可能好像聽不出來,也確實有很多母帶製作級的機器很厲害,可以挑戰這個理論上的極限,不過請不要跟自己過不去。因為絕大多數時候,沒聽出來只是設備或是耳力的問題。
第二就是數位的音量很多時候不能用能量的方式來理解,例如說一個大鼓,我們把它的低頻砍掉,一般的想法來說會覺得它的能量變小了,所以在音量表上應該也變小聲了,但是在數位的世界不一定是這樣,挑一段音樂,把它Normalize到 -0.2dB,掛一個 EQ plugin, 120 Hz Low cut 24dB/Octave, 80%的機會它反而peak了,這個時候聽可能還不太聽得出來,但是再經過後面的plugin,失真就會越來越明顯。

那麼如何決定音量呢?
因為是懶人包,所以跳過所有歷史因緣,直接講結果,錄音的時候,類比音量表盡量不超過0,數位音量表不超過-6,混音的時候看情況。怎說?
原因跟實例請見下回分解。
我太累了,睡醒再把這篇寫完。

回來了。
在決定音量的時候,有一些必須很清楚了解的觀念,例如:類比的機器上,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的規格,0VU=+4dBu, 最大輸出+24dBu(或是+26或+28),也就是說,這台機器的音量表顯示0VU的時候,它的輸出是+4dBu, 也就是說,它還有20dBu的 Headroom,這是什麼意思呢?
如前所述,VU音量表的反應(也就是它把能量的變化轉換成讀數的方式),其實不是那麼的快速跟精準,所以如果機器的工作的最大極限就設計在0VU,那麼任何一個在音量表上看起來打到0的聲音,實際上都已經超過這機器的極限而讓它嚴重失真了。
我們再看數位音量表,數位音量表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幫助我們避免訊號過大而在AD或是DA的階段失真,我想大家都知道數位的失真結果不會是聲音有點變,而是聲音整個毀了。
假設大家都知道一個既定的規則,就是音量在數位世界的最大極限就是0dBFs,超過就絕對是失真。那麼對照上述最常見的類比機器規格,以常見的類比機器在0VU以上有20dB的Headroom來說,把類比機器的0VU對齊數位的-20dB,那正好類比機器工作範圍的最大極限也是數位機器的最大極限,這樣是不是很方便?
以上,就是為什麼我們在每一個錄音軟體裡面都會看到一個 Calibration 的欄位,而它的預設值常常是0VU=-20dBFs或是-18dBFs。


實例來說,有機器的大家可以隨手試試,對著麥克風發出一些短促的聲音,調整麥克風前級的Gain,讓麥克風前級的VU表最大聲的時候可以打到0VU, 這個時候看錄音軟體裡面錄到的最大音量,可能會是-14~-10,甚至是-6~-8dBFs都有可能。

前面的例子,可能跟很多朋友現在的習慣不一樣,很多朋友可能都覺得錄得越大越好,只要它不亮紅燈不破就好,覺得這樣比較接近唱片的音量。這樣做可能的問題在哪裡?

我拿我的 TL Audio Mixer 來做實例,開一個信號產生器,送500Hz的sine wave到192I/O的兩組輸出,一組從Mixer的channel line in 經由 main out 送回192I/O,另一組由TL Audio 的 2-track in 經由 Monitor Out 送回192I/O,以下圖片上的三個頻譜分別監看輸出的信號(右下),由 Main Out 送回(左上),由Monitor Out 送回(右上)
寄件者 前級網誌照片

第一張圖裡面,信號產生器送出-20dBFs的信號,在 TL audio Line in Gain 0, Fader 0, Master Fader 的狀況下,VU 表的讀數約略是0VU, 大家可以看到圖片中兩路送回的訊號左右聲道都有一點點不一樣大,大概是我全年無休的使用下,真空管跟音量可變電阻都有點老化了。
稍微比較一下三個頻譜,可以看出Monitor out 送回的信號跟原始送出的信號非常接近,我們可以說,對這種恆定的測試訊號來說,TL Audio的Monitor Section在頻率響應這個項目表現得不錯,那麼看經過Channel及Main out送回的訊號,我們可以看到比較大的偶次諧波出現在1000Hz, 一點點的奇次諧波出現在1500Hz,由此我們可以窺見TL Audio 這台Mixer 在它設計的工作範圍可能的特色(對於頻響來說)。

寄件者 前級網誌照片


第二張圖,一切不變,只有信號產生器這次送出的是-10dBFs的訊號,我們可以看見,Monitor Out送回的訊號跟訊號仍然沒什麼變化,而Channel到Main Out的這一路,出現了一些更高倍數的諧波。(VU表打底了)

寄件者 前級網誌照片


第三張圖,一切不變,信號產生器直接送出0dBFs的信號,Monitor Out 依舊很冷靜,而這次的Main Out這路就整個很激烈了。(VU表仍然可憐的黏在那邊)

請問這個測試告訴我們什麼呢?
是不是聲音經過TL Audio的Monitor out都不會變,它是一個很好的Monitor Section?
不見得,因為這個測試只告訴我們在頻率響應方面,在這個頻譜的演算法跟解析度下,看起來還不錯,這個測試不能告訴我們它對大小聲的動態變化會如何反應,它在全頻段的音樂下面表現會如何?
那這個測驗是不是告訴我們,用 TL Audio 這台 Mixer 錄音或是過帶,絕對不能超過怎樣的音量,不然它會失真很多?
也不見得,因為我們真正在處理的音樂訊號,無論是頻率的內容或是音量,都是不斷的在變化,可能你的材料很乾淨,加上了這些泛音內容會變得太毛躁,也可能這些東西剛好幫你的材料錦上添花。這些音樂性的因素,能幫你做決定的只有感官(耳力、品味...)跟監聽環境(喇叭、耳機、房間...),這些測試儀器跟數據幾乎無用武之地。

但是!這個測試確實告訴我們一件事,給它的訊號大小,會影響它加入素材的諧波成份跟比例。

接下來,我叫了一個 BFD 2 的原廠鼓組,跟內建的MIDI loop,這裡附上BFD 2 的Mixer設定。
寄件者 前級網誌照片


圖中可以看到我把好幾個Channel的音量都拉小了,特別是BFD的Main Out大概拉到了-9,為何?因為這樣它的輸出才不會破(超過0dBFs),另外,可以看到,我有一些Channel把反相打開了,其他的部份就都是原廠設定。
這裡我想特別提一下,其實鼓組要不要整個對好相位跟時間差,有時候是音樂性的決定,大多數人會理所當然的以為這些商業軟體的鼓音源(我一開始也是耶),一定是都幫你處理好這些小細節了,其實沒有,把它們分軌過帶出來,就可以發現,很多音源就是錄下來的樣子,如果你喜歡現在一些超清楚超乾淨的鼓音色,可以手動再好好處理這些音源分軌過出來之後的時間差跟相位關係。

我用這一小段Loop,用剛剛測試同樣設定的方法錄了兩個檔案,fader 都放在0dB,也就是說,這兩個檔案可以讓大家聽到第三個圖中的狀況,一個檔案是經過Channel/Main Out錄的,一個檔案是經過Monitor Section,請特別注意大鼓的擊點跟延音,還有hihat的擊點,應該就可以聽出端倪,我有確認過這個至少在AKG K240耳機是聽得出差別的。
請到這裡下載

上例之後,大概可以猜到接下來要說的是什麼了,沒錯,就是Plugin跟Plugin之間的音量設定,為什麼Plugin很多時候聲音差,為什麼電腦混音好像就是沒有硬體聲音好?深度就是比較差?沒錯,硬體有太多地方比電腦混音好,但是事實上聲音差有一半的責任在使用者上。
我們現在使用的Plugin有非常大的比例是在模擬類比的機器,而其他不是模擬類比機器的,裡面還是有某個部分在模擬類比,模擬類比最主要的精神就是模仿類比機器因應音量變化的不同反應,剛剛做過的測試,我把主角換成 Duy DaD Valve 跟 Crangsong Phonix,請見以下三圖。
寄件者 前級網誌照片

上圖是-20dBF測試訊號

寄件者 前級網誌照片

-10dBFs測試訊號

寄件者 前級網誌照片

0dBFs測試訊號

以上應該可以很清楚的看到,Plugin跟硬體對音量的反應相似之處。
問題來了,前面不是說過,要不要有這些諧波成分是音樂性的選擇嘛?
沒錯,但這個說法也已有潛在的危險之處,如果我們錄得很大聲,或是軟體音源的Output就很大,可以想見每過一個Plugin或是硬體,它就會再加上更多的高頻內容,所以如果每一軌我們都Solo來調來聽,單聽都調得很大很好聽,可是一首歌裡面幾十軌加上幾十個甚至幾百個plugin,可以想見高頻的內容也跟著一直堆疊,猜猜結果會是如何?

來一點點基本的物理,我們辨認聲音的遠近,除了大小聲,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,頻率的內容,自然界裡面,高頻振動在空氣中的傳遞,能量衰退的速度比低頻快,所以在聽覺上,同樣一個聲音高頻少一點點,聽起來會遠一點點,這個也是盤帶錄音常常聽起來比數位錄音深度好一點的原因之一,盤帶經過dubbing跟混音,在很多次不斷的播放後,高頻的訊號其實會漸漸的有一點衰退。
另外一個要注意的,就是現代錄音流行的Close Miking技巧,聽現場演奏,我們少說也離表演者5米以上,但麥克風呢?麥克風都在他嘴邊或是樂器旁邊沒錯吧?所以錄起來的素材,其實常常就比我們在自然狀況下聽到的多非常多高頻的內容,如果,又用很大的音量經過硬體或plugin,猜猜結果會如何? 將此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!

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

Control Surfaces 關於小型混音控制器

使用 Presonus FaderPort 加 Remote SL 已經一段時間了,慢慢的感覺到一個功能更強更完整的混音控制器的需要。主要是兩個方面:

1.只有一個 motorized fader 不夠用,很多時候要抓幾個樂器的音量比例,只用一個Fader要一直重複播放、切換軌、再回到另一軌,沒有辦法同時抓著兩三個東西調整比例,很浪費時間,雖然可以用Remote SL的Encoder來做這件事(它的Fader畢竟不是自動的...不小心會動到不該動的),但同時要抓兩個以上的旋,鈕是幾乎不可能的事,而且這樣做的精準度不夠,100mm的Fader在精準度方面就好很多。
2.缺了Flip的功能,Flip就是把原本由旋鈕來控制的功能,例如Plugin的參數、Pan Pot、send音量...等等,切換到 Motorized Fader上面控制,好處除了100mm的精準度之外,最重要的是調整Plugin時可以很快速的一次動好幾個參數,另外是處理鼓組或是和聲Send給Reverb或是Bus Compressor的各軌音量比例,沒有Flip的功能,使用滑鼠或旋鈕的問題就是精準度差並且要一直在Channel間來回移動。

興起了升級的念頭後,浮現在腦中的有 Euphonix Artist Series, Digidesign Command|8,Mackie MCU PRO+XT,其他過時或是逐漸變成孤兒產品的我就不多想了。
特別一提的是,我的平台是Pro Tools。

1. Euphonix MC Mix:
  • 操作感方面:Fader跟Knob的Touch Sensitive都很靈敏(Fader不會像Command|8有時候已經手碰上去了,它還給你暗渡陳倉,它可能比較喜歡人家來硬的,羞~),Knob對我來說算比較緊,然後有點小,所以要買的話我可能會在上面綁個橡皮圈之類的,應該會比較好轉,不過它的好處是不會因為不小心碰到就動到參數,用起來很安心,其他的按鍵....鳥鳥的,OLED螢幕還不錯,有"Tiny"錶頭可看,刻度比Command|8細很多(Actually...who cares....)。
  • 軟體支援:Pro Tools 裡面Flip不能用,這一點跟Mackie一樣,只要是HUI模式,目前在Pro Tools裡Flip都是不正常的, Fader會跑到中間,不會動,也無法控制參數(Euphonix是有答應要修好這功能啦,不過已經快一年了...Mackie則是假裝沒這回事....)。另外,Pro Tools 的用戶要注意,要把Euphonix虛擬MIDI Port設定到5-8,不然plugin的參數對應跟控制都是不正常的(算是個已知的Bug)。至於其他官方支援Eucon的軟體,據說Apple Logic是100分超好用啦,Digital Performer跟Sonar都似乎還有點小問題,不過基本上反應都是很正面的。
2.Digidesign Command|8:
  • 操作感方面:Fader感覺比較勇猛一點,要給他有點用力的Touch下去才不會失手,旋鈕比較大顆又是橡膠皮,好轉很多,可是對我來說稍微鬆了點。按鍵的手感很棒,是硬的會回彈的那種,感覺很耐操。應該要有燈的按鍵都有一個小小的燈,這點我還蠻喜歡的,現在的機器太多都一堆燈,又用很亮的LED,很容易搞得人眼花撩亂+頭暈想吐,特別是熬夜的時候。讓我特別注意到的是它比其他產品多了 Fader Mute 跟 Master Faders 兩個專門的按鈕,Fader Mute 就是暫時關閉Fader的馬達,這樣聽混音的時候就不會被Fader吵到了(Presonus FaderPort 也有這功能),Master Faders 則是只把Master Fader留在Controller上面,這個功能對軌數很多的混音,或是控制多組Sub/Monitor Mix非常好用。
另外,它把很多常用到的Pro Tools功能都做在操作面板上面了,所以對我來說,實在是超好用的。跟 MC Mix比較起來,它唯一讓我有意見的是,Plugin的參數對應,在MC Mix的上面比較聰明,一個頁面可以對應的參數比較多,但是Command|8有自定對應的功能可以編輯,MC Mix在Pro Tools裡就沒有辦法了,算是各有利弊吧。
  • 軟體支援:Pro Tools 一百分,其他軟體60分,因為沒有官方支援,所以很原始,有MIDI Learn的軟體就還好,算不太難用。
3.Mackie MCU Pro:
  • 第一本人碰過太多壞掉的加上網路惡評不少,第二Pro Tools支援普普,第三長得比Euphonix醜很多,所以試都不想試,哈哈哈。


總結

以一個Pro Tools用戶來說,除了沒有地方放、Command|8不如MC Mix帥氣之外,好像沒理由不選Command|8,用它操作Pro Tools混音的效率實在是太棒了,甚至因為功能上的方便,會讓我對軟體的運用有新的想法,這是好現象。
但是,MC Mix實在是比較帥氣啊,另外,按下Flip的時候Fader沒作用,也可以當做是另一種Fader Mute的實現啦,哈哈哈。此外,它可以經由軟體設定操作一狗票軟體,爽度很高,真是難選。

......關於 Presonus FaderPort 跟 Frontier AlphaTrack
Frontier Alphatrack 有Flip,有三個Touch sensitive encoder可以用來調整Plugin參數等等....,功能把 FaderPort 電假的,......那為何我之前要買FaderPort? 因為AlphaTrack的Touch sensitive零件多,所以少數不幸的使用者會碰到雜訊干擾的問題,我就是其中之一,只好先用FaderPort擋著。
FaderPort的Driver跟功能老實說都蠻爛的,我只要在Pro Tools跟 Logic 之前切換,它就會抓不到,有時候會沒來由的抓不到,然後該亮的燈不亮、不該亮的亮著是常態,Pan Pot根本是垃圾,只會亂跳,不少朋友跟我是一模一樣的狀況,唉.....。

將此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!

2009年2月26日 星期四

Novation 的 Automap 3

嗯,這個網誌一停就是兩個月.....哎...

Novation 的 Automap 3 出來了,更新之後.........其實....一時感覺不到啥差別,哈哈,因為 Remote SL 的功能真的太強了,常在用的根本不多。
這次還多了一個要花錢買的Pro版,Pro喔,好,我買。
新版的Automap感覺上反應好像比較靈敏,各個軟體的設定也有了很清楚的說明,安裝起來快多了。
多了一個開始頁面,要切換功能變得方便很多,Pro 的版本有一個最酷的地方,就是Autoview,滑鼠在螢幕上點到哪一個Plugin
Automap的畫面會自動跳出,調完了自己會消失。
我最喜歡Automap的地方是,可以把270度的Knob跟Rotary Encoder設定給同一個參數,這樣就可以用Knob先快速找到自己要的大約數值,再用Rotary Encoder微調。
雖然MIDI的參數範圍只有128,但是Automap可以設定controller按照plugin本身提供的精度來遞增或遞減,像一些比較好的EQ,他的數值(例如Gain +12~-12)可以細到1000個刻度,用一般的MIDI Controller就只能四捨五入成128個刻度,Automap則可以Plugin完整的刻度,用Rotary Encoder可以一個刻度一個刻度做最細的調整,這個對混音或後製來說真的很屌。
比較美中不足的地方是,參數設定不能用複製貼上的方式編輯,另外,這次的rotary encoder設定裡,精度的設定會在重開之後跳回128,之前的版本似乎不會,來寫個信問一下好了。 將此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!

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

[系統設置]終於搞定了,Pro Tools HD + Caldigit Raid Card

Mac Pro 加 Caldigit Raid Card 加 Pro Tools HD,雖然安裝時碰到一點小麻煩,不過目前看來是可以乖乖的服役,還不錯。
之前安裝系統時,大概累昏了,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升級了 10.5.6,雖然Digidesigng尚未正式認可,不過目前跟Pro Tools HD 8在工作上並沒有發生什麼問題 ,所有的Plugin看起來工作都正常,包括Waves, SoundToys, McDSP, NI 的Instrument等等,以前的Session開起來也都沒有問題,有興趣升級 Pro Tools 8 的朋友可以放心動手了 。
倒是關於 Caldigit 目前還不算真的支援 10.5.6,問題出在APPLE這次的更新,很多Raid產品的廠商都受影響,一更新導致資料全毀的災情網路上到處都是,請大家小心。我是已經先整個混音工作的系統(10.5.6)都安裝測試好了,才動手裝Raid Card,發現這個問題其實已經太晚,不過反正我有備份(Disk Utility-restore),就想碰碰運氣吧。
根據Digidesign的說法,他們是不支援任何形式的磁碟陣列的,但在一個討論串曾裡經看過Caldigit的老闆說他們的東西跑Pro Tools沒問題,我想我就衝衝看吧。不然老是擔心硬碟出問題,日子過得真的很痛苦。
他的卡真的很難裝,不建議用戶自己裝,我聽優仕的朋友說他們有一台Mac Pro裝了之後變成四國語言翻譯機,不時就要四國一下,讓我整個裝得很害怕,裝好之後,他內附的Raid Shield介面抓不到卡,不過開機什麼的都一切正常(我的Configuration是用內接兩顆做Raid 1開機),可能是因為10.5.6吧,本來有點想認輸等更新,但爐砲的我還是不死心,再重裝一次軟體後,OK了。哈哈
之後的狀況是..只要有新增硬碟或更動Raid,重開機之後Raid Shield就會找不到卡,但一切工作正常,只要重安裝一次軟體,重開機後就一切OK。
Anyway, 結論是 10.5.5 加上 Pro Tools|HD 8 加上 Caldigit Raid Card, 是一切OK的(忘了提,工作系統外有一個測試系統是10.5.5),用Raid 1開機工作,在錄音室的工作環境,OKOK的啦,只要再裝一個Firewire硬碟,讓Time Machine定期備份,終於可以擺脫硬碟焦慮症了(音樂與影像工作者的新一代職業病嗎?)

報告完畢 將此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!

[好用小物]DIGICheck For Mac, RME 終於生出個連Beta都不是的Alpha鳥蛋東西啦!

DIGICheck For Mac, RME 終於生出個連Beta都不是的Alpha鳥蛋東西啦!
想到當初看著Matthias一副屌臉,很自負的在台上說他們正在寫這個東西,很快就會出來了,我的小心肝還真是興奮的蹦蹦跳呢!
然後...................
過了三年啦!!!我RME的卡都賣掉了!!!你現在出有個鳥用啊,真是的。
要出不會早點講嘛?才剛賣沒幾個月,留著拿來當表頭多好啊,現在也不用看著Waves那個鬼Dorrough Bundle流口水了,ㄘㄟˊ!

不過,各位親愛的RME+蘋果食用者,恭喜你們啊,快去一探究竟吧。

http://www.rme-audio.de/forum/viewtopic.php?id=4443 將此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!

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

[好用小物]Pro Tools LE 的最後一塊拼圖?

終於 LE 也有 Delay Compensation 的解決方案囉。
Check this out, Auto Time Adjuster, 名字直接從 Digi 偷來改,蠻好笑的。
不過操作很簡易,Aux track 也可以 compensate (OMG, 比Pro Tools HD還好?!) , 而且只要49美金,還保證終身支援喔!(廢話,PT LE 8 很酷,仍然不給你 ADC , 最好是 PT LE 9 也不要有,Digidesign 真的是一條硬漢!)
http://www.mellowmuse.com/ATA.html
將此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!